【024】我写的(1/ 2)
刘禅和王珊珊初中就与林依然认识,知道她素来喜欢诗词,对她这个有这样的想法倒不觉得意外,只是想了想,就都摇头。
刘禅道:“有点难,音超联赛比唱歌,诗词怎么比?写诗?”
王珊珊笑道:“写诗肯定不行,总不能比谁背的诗多吧?”
林依然也知道这个想法不大实际,笑了笑也不在意,却忽然瞥见张扬正盯着自己,表情似乎有些古怪,奇道:“你看什么呢?”
张扬关于前世影视音乐相关记忆都已经被封存,一片空白,但刚刚林依然提起,他才发现居然有漏网之鱼,比如《中国诗词大会》的记忆就还在,还有一些纪录片,同样未遭毒手,这大概是因为属于文化推广而非娱乐大众的缘故。
“其实诗词还真能录节目。”
反正只是闲聊,张扬也没在意,见三个女孩子都疑惑地盯着自己,就简单地把诗词大会的机制讲了一下。
王珊珊有些失望地道:“那有什么意思啊?”
刘禅点头道:“也就飞花令和接龙还有点意思,还不如一直玩这两个呢。”
张扬摇头道:“音乐是为了选秀,说到底是为了盈利,但诗词不一样,古诗词在现代社会几乎没有市场,如果有人做这个只能是为了推广传统文化,既然如此就不能太难,而且每个人都有知识盲点,哪怕是「窗前明月光」,都肯定有人接不出下句……你不能因为我们学校一直有诗词课,就觉得所有学生都懂这个,而且没有上过学的人也不在少数。”
“好像也有道理。”
刘禅和王珊珊都点了点头,林依然也似若有所思。
几条漏网之鱼是个小惊喜,但没啥用,因为几乎没有价值,出了官方出于推广传统文化的缘故外,基本不可能人愿意拍这样的节目。
接下来的两天过的忙碌而平静,七月三号开始期末考试,五号考完,然后又上了一天课,各科老师轮流布置作业。
放暑假。
一直到最后一天课完,林依然都没有询问张扬为啥挂断她电话的事情,张扬自然不好主动告诉她我当时在住院,是我妹妹把你电话挂掉的,我已经骂她了云云,很感可惜,觉得浪费了自己想的这么好的理由。
爸妈与张微放假的时间稍晚两天,到九号才正式放假,张扬抓住了这两天的机会,泡在网吧里听写完了《射雕》的前五回,共十万字,然后打印出来,准备先拿回老家给老爷子过目。
九号休息了一天后,十号一早,一家四口坐上了去城郊的公交车。
老爷子张从,字世伦,生于1925年,一生经历称不上多么精彩,却也见证了华夏乃至于世界格局风云变幻的几十年。
张家祖上曾阔过,是当时大族,但老爷子这一支向来贫苦,生于徽州,八九岁的时候随同家人来到了庐州,但没过几年,家人亡故,他孑然一身流落了半个华夏,中年才在青城安定下来。
他少年读书,自负有才气,但潦倒一生,知天命之年后决然离开了辛勤耕耘半生的讲台,辞职写作,才以「洛生咏」这个笔名取得了一定的名气,被誉为当时武侠四大家之首。
六年前相依为命的妻子去世,老人封笔,「再不写一字」,每日侍弄妻子留下来的半亩花田,安享天年。
膝下有三子,都称不上有什么出息,老大张守仁早亡,老二张守一教书,老三张守信务农,好在虽不是大富大贵,总归衣食无忧,比他年轻时好太多了。
大巴在公路旁停下,当年大伯张守仁故居的两层小楼就在路边,后面是大片大片的果园和已经收完麦子只余下了麦茬的田地。
果园旁有半亩花田,是当年分到了田地后,奶奶开辟出来的,她去世后就由老爷子打理,此时七月初,月季、茉莉、芍药、玉簪、萱草、百合……白色红色黄的争相绽放。
靠近两层小楼的葡萄架下有个凉棚,棚里铺着席子,摆着书案,以文字闻名半个华夏的老爷子穿着短袖衬衫、大裤衩,肩上搭了一条毛巾,正在吸溜吸溜地啃西瓜。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